顯示具有 大使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大使命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家書(五)

在巫家壩呆等誤點的航班
時間實在太難過太難過
對一隻倦鳥而言
沒有東西能媲美安穩歸家
無聲掛念最動容
我想家
想妹的鼻敏感
想媽的老火湯
想爸的大肚腩
誰說人大了不需要被抱,我反對反對反對
人愈大,愈需要被抱
我就是回來討「抱」的

Sibyl
13/6/2012 in Kunming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暫別

薜寶的親朋好友們:

對不起,沒有來得及跟你們逐一見面道別,也來不及交代清楚,我正身處境外一個叫「瑞麗」的地方工作,在這裡作一個小子,陪伴另一些小子(即聖經中微不足道的人)。由於善忘,往後會不定期到處說說寫寫在這裡發生的故事,讓不同的人做主角,把說不出口的記下,延緩腦退化的毛病。

遠走陌生的地方,這個決定斷不是出於衝動或「坐唔定」,真正認識我的朋友該不會對這決定感意外,我是個忠於理想及承諾的人,那怕背後種種閒話,我不怎在乎。真正在乎的,是家人,和默默支持我的朋友。折騰一圈,找朋友找老師問意見,最後還得問自己,是去還是不去。那時候日本發生9級地震,地軸移位,我以為對家人告白會引發另一場許氏大地震,怎料家人竟出乎意料地支持,離開的確讓人不捨,他們卻樂意看見我願意放下這擔當那,年月裡的脫胎換骨,在沒有理由說不的境地,那個起初廉價的夢想,終於被孵化出來了。

中一時,爸爸送我到黃埔軍校,操練獨立學捱苦;媽媽的溫柔尊重包容,教導我要戒掉小心眼的習慣,自己謙卑自己。近年所謂的苦,哈哈,是出於自願的。昨天中午收到許生許太的電話,連聲囑咐一定一定要吃飯,說不能因為懶走路只吃麵包;不一會又說聲音為甚麼像感冒,要我吃藥;父母努力學習放手,孩子儘管不捨,又豈能膽怯拍翼。說到膽怯,忍不住要問:底,是否可以不再洗?

我改變不了別人對自己的觀感,能力智商沒有你們想像般高,只是不喜歡在人前嬌滴滴,更不隨便開口「求援」。原來一個人生活頗孤獨的,兩個人比較好。來到這個新地方,一切從零開始,忙認路忙練習普通話忙打掃房子忙應付各種小飛飛大蟑螂和躲在露台避雨的鳥,這叫「硬著頭皮」,哈哈,不是“tough”。也許我天真,同時也認真,完全沒有辦法控制腦袋不去多管閒事,整天研究怎樣撞少一次板和減少迷路次數。2011年頭,曾寫一句「我要用手摘下自己的天空」,成真了,畢竟夢想是需要很認真地天真才能成真的<<薜寶語錄>>。

你們的短訊我收到了,請別為我驚恐或擔心。到現在為止,這透明的翅膀倒長得挺牢,雖飛不高但還能對抗地心吸力的拉扯。吊在半空是有點害怕,俯瞰雲端的風景卻甚美。抱歉我沒有太多銀錢買手信回來,但答應送你們每人一個故事!

有能力圓夢,我幸福。

P.S. 這次我沒有帶DC,把DC留給要往北京實習的妹妹,電話也沒有相機功能,假如你有功能正常而放著不用的DC,歡迎捐贈中心。

Sibyl
24/4/2011 from Yunnan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妹妹



床上平放著妹妹送的繪本 
她說書名就是替我訂做的
妹妹很愛很愛我
誰都不能欺負她   懂嗎
因為只有姐姐才可以
想 即將在飛機跑道上的我 
哭臉定必嚇壞空姐

其實從小就是資質低 粗線條
因為這樣 習慣每事問 煩到不行
也因為這樣 在人前被扣掉很多分數    卻 不抱怨
亦因為這樣 身體長出無畏與胸襟
兩種特質 是遇上各種痛症及瓶頸的最佳良方

早前還糾纏在通訊問題 萬一地震要怎辦
如果你們知道「電話與糞」的故事 定不會歧視我手上的這個現役
剛才 朋友送我臨別禮物
打開 叫了一聲「天」 是個電話 附上一則小故事
朋友的心意來得合時合宜 更刻意介紹電筒功能 
說晚上迷路時便有光 照單全收了
「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我都記住

妹妹 我摘下身上的無畏與胸襟 掛在你身
讓你每天立於跑道上 勇敢起舞飛翔
最近替你收集一些會發光的小東西 到時候
請用黑暗簽收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抬頭

2007年12月26日
被送進四川山區一間不知名醫院
他們讓我躺下
然後送我一個小小的暖水袋和
許多問候
鄰床是一個打吊針的老大媽

2008年5月12日
兩年前的今天,我和爸
坐在電視前看著死亡數字攀升
正值期末考
"Quit. And leave."
第一次 如此清晰

2008年5月19日
街上的車和人
止住腳步,呼吸在半空停留
這輩子 不能忘
3分鐘的奠祭
爸站起來,用手擦眼睛

2009年5月22日
震後一年 抵達四川
出發前翻看報導,找地圖確認位置
紅眼睛
提醒自己抱樂觀心態,做正確的事
難,會過

2010年4月2日
不再是志願者
那是我的家
出於掛念,所以回家看看
也請別人看看我的家
我知道那裡仍然有很多被埋的真相
只是
我們看過聽過便忘掉

2010年5月12日
說不清,抓不住
往後每一年
回家看看
帶你們回家看看

孩子們,你要重建公義世界。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凌晨也要喝采

凌晨三時三十分 夜半無人(我)做論文
收到從瑞典寄來的「喝采」 喜悅有如看見十顆流星在天上擦過

余凱韻我頂唔順你的老土歌但偏偏又好想放這裡

為甚要受苦痛的煎熬 快快走上歡笑的跑道
剩一分熱仍是要 發光找緊美好
春風一吹草再甦 永遠不見絕路 
明日變遷怎麼可知道何事悲觀信命數 
似朝陽正初升你要自信有光明前路 
願知生命誠可貴 能為你鼓舞
路上我願給你輕輕扶 你會使我感到好驕傲
幸福歡樂陪著你 去找一生美好
將一聲聲嘆息 化作生命力
懷著信心解開生死結雲霧消失朗日吐 
以真誠我祝福你會踏上那光明的路 
願將一腔熱誠給你 常為你鼓舞 
願將一腔熱誠給你 常為你鼓舞

「喝采」襯得起你 襯得起我=)

   

 

 

 

 
細細聲同你講,得了OSA,喝采!好聽!

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我們要先學會成為手心向上的人


飛機與喜瑪拉雅山脈擦身而過,終於,我們來到北緯23°東經77°的印度新德里。眼前的景象沒有如預期般出現,這七天的旅程,雙腳不停在無數極端及矛盾之間穿插、停留,儘管我用力看用力想,也只能僅僅窺視印度的一個缺角。即或如此,印度帶給我的,是種姓制度以外另一種更深刻的體會和意義。「我們要先學會成為手心向上的人。當你把手心朝上,讓幸福降落手心;再學著把手向下翻,把福氣分享給其他人。」這句話是摘錄自一位台灣醫生-連加恩。下面兩則小故事都是關於手心發出的力量,盼望它們可啟發你更多。

「印」象

步出機場,嗅到的不是咖哩味,而是一鼓刺鼻的燒焦味。由於印度人習慣在冬天燒廢棄物取暖,故整個城市常常都煙霧彌漫,空氣污染指數是香港的三、四倍。新德里冬天的溫度比想像中要低,早或晚,你會看見路上許多人都包上與冷帽二合為一的圍巾,再加一件厚厚的大衣在大街上逛,撇開膚色不談,我與他們最近似的,就是喜歡外露我的腳指頭。這次服務團之所以命為「足印」,其實有兩重意思:一、陪伴同行;二、踏上獻上。首先讓我解釋一下這究竟是甚麼回事,當我們在香港與南亞小朋友進行工作坊的時候,早已有「小腳板彩虹畫報」的構想─小孩子脫去鞋襪,光著腳,按照彩虹的形狀,把染上不同顏色的腳板印在白布上,「小腳板彩虹畫報」就會呈現眼前。但考慮到當日秩序等問題,我們最後改用手印,這難免讓同學有點失望,因為活動的意義似乎未能充分表達。直至我們到了印度,才能一圓用小腳板做畫報的奇想。

「捉」印

New Life Victory School是一所位於民居附近的小學,用磚搭建的教學樓面積不大,設備簡單,靠自然光照明。首兩層是班房,班房內再用牆磚劃分數個小班房,第三層是老師辦公室、廚房及露天飯堂(席地而坐那種)。服務第二天,我們再次到校進行義教。與同學商討後,我們決定邀請校內低年班同學一起嘗試製作「小腳板」畫報,面對一班腳掌只有我手掌般大小的可人兒,他們都光著小腳排排坐,三十多對大眼睛裡盡是問號。同學將白布敞平,開始進行調色的工序,不消一會,我也急不及待把鞋脫掉,半蹲在白布上幫忙摺褲腳、上色等,由於小孩對於突如其來的畫報活動顯得有點緊張和不知所措,加上語言不通,我需要逐一將他們抱起(腳板上色後在布上尋找空白位置)、放下(印上腳印)、再抱起(印好了)、再放下(洗腳)。兩小時內重覆這幾個動作百多次,共五十多位小淘氣,這樣的經驗還是廿多年來的頭一次。畫報完成,整個過程真實又動人,雖然接著兩日腰背跟大腿酸酸的,上落樓梯顯得狼狽,但每次想起同學、老師面上掛的笑容,就覺得很窩心。

服務第三日,經過校長Pastor Manes的聯繫,我們到學校附近一個貧民區(under-developed colony)探訪另一所服務中心-High Point Loving Community Centre。這所服務中心樓高兩層,面積不足二百尺,環境設施比較簡單,中心約有四十位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大多數是來自貧民區的家庭,他們都在裡面讀書、學習。事前我們以為只是純粹視察式探訪,故沒有隨身帶備教具,只有少量國產白兔糖。直到校長介紹完畢,我們才驚覺中心為我們預留了教學時段。

我與幾位同學負責在下層照顧一班三到五歲的小朋友,既然甚麼都沒有,除了唱歌,究竟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不要學高深的英文字,也不要說故事,只要能夠創造快樂,只要能逗他們笑就可以了,那時我的確這樣想。身旁組員尷尬地看著我,半晌,不到兩秒,立刻靈機一觸,想到了「集體早操」!小朋友圍圈站著,一時扭脖子,一時抬高腿,一時伸手,一時搥搥膝蓋,受背痛折磨的我也藉機會拉拉筋,身邊的同學們用心捉住小孩的手,邊教邊配合,你會聽見連串笑聲此起彼落,充滿房間。後來同學們更用上了London bridge、腳掌式Hi-Five、揹孩子走圈等等這些小遊戲,增加小朋友活動的機會,於我而言,這是最簡單的快樂。

幸福在手心

你會認為,這種簡單的快樂,其他方法也能夠滿足;你會說,J2台偶爾會轉播有關資訊,這就夠了,用不著浪費金錢浪費時間參加盤問式面試,繞半個地球走到骯髒城市去關心人家的貧窮,倒不如關心「自己很貧窮」。我並非刻意諷刺「有這種想法」的同學,而是希望再提醒參與服務的你,當你誠實,當你願意,機會便會來叩門,力所能及就不要吝嗇與別人分享幸福吧。

你與我同樣有手掌,但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把手心朝上,讓幸福降落手心;幸福安全降落,也需要你把手向下翻,別人才有機會接收。讀到這裡,邀請你把手伸出來看一看吧,不管手掌大小,掌紋如何,我堅信人皆有能力把手向下翻,讓幸福降落別人手心。


集體早操─扭扭腰擺擺頭


你們快樂我快樂


珍惜伸手的機會


足印

http://sa.hkbu.edu.hk/lqc/eshare/eshare135/eshare135.htm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曾經一刻我想退後

3月12日 我告訴自己「不能退」
 
______________

做與不做 我自有原因
會好好記住當下一刻的痛苦
難,會過

學 孤獨 
學 與神同在

學 沉著

老土的歌

「今天不怕路遠 來為我一生打算
這一刻你別心酸 和你兩心分開不遠
天空光線耀眼 來預告光陰璀燦
這一刻遠赴他方 容我揭開新的界限
引來驕陽 伴我心高飛編織理想
像片風孤單飄身遠洋
憑你眼光照路途上
願某天一起編織理想
願某天彼此心中太陽
仍似這刻熾熱明亮 

天空廣闊萬里 浮現我思海的你
再叮囑歲月風飛
仍要我等他鄉某天再會你」



謝謝瑞典的正能量提醒我面向陽光
謝謝容浩無時無刻給我回應

3月15日 「我 不會退」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我在柬埔寨遇見上帝(下)


遠在地球的另一處

上回說過無數的貧民日以繼夜在垃圾山上拼命幹活,為要養活一家的人;在首都金邊的另一處,彩虹橋裡的遺孤每一天都在生死邊緣,掙扎求存。開心樹彩虹橋善終院舍是由一位香港牧師創辦,收養因為種種原因被遺棄的愛滋孤兒的非牟利機構。院舍內住了80多個愛滋孤兒,由10個月大至12歲不等,從外表看上去,他們與一般小孩無異,只是衣服比較殘舊,面上、手腳上留有深淺不一的疤痕, 著小腳板,到處蹦蹦跳跳。

剛走進院舍的接待處,環境稱不上完善,但活動空間仍然是足夠的,有醫療室、飯堂、遊戲室、孩子們的寢室等,小孩子看見我們一班大哥哥姐姐,再也按捺不住,嚷著我們抱,要拖我們的手,有男有女,看著小孩的眼睛,一雙一雙舉得高高的手,教人不忍心拒絕。心想如果上帝多給我兩對手,我一定不會吝嗇自己的氣力,多抱兩個!嚷著要我抱的是個小男孩,他幾乎沒有一刻想要放開,像隻小樹熊,第一次,我第一次有當媽媽的感覺。我跟他坐在地上,說著聽不懂的語言,就在我身邊,看見有個滿面都是藍藥水的寶寶,剛學會走路,耳朵長滿膿包,被其他小朋友拋得老遠,看他一個人孤獨坐著,我二話不說用右手抱到自己的大腿上,如今,左邊一個右邊一個,真的是左擁右抱,感覺挺好!仔細看,不單單是他的耳朵、額頭,原來他滿身都是藍藥水,姨姨說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塗藥水之餘還要吃藥。在我眼中,他一點都不醜,我抱著的是最寶貴、最可愛的一個,很窩心!

院舍裡的褓姆有限,平均每人照顧10個小孩,煮飯、餵藥、尿尿、清潔已經忙得不可開交,根本沒可能有空閒時間「陪伴」小孩,這可以解釋到為什麼孩子對我們如此難捨難離。也許你會問,小朋友用不用上學讀書?當然,彩虹橋非常重視讓小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因為牧師深信,知識能助他們擺脫貧窮。

除了Rainbow Bridge彩虹橋孤兒院之外,他們會定期撥出一部分經費去支援其他孤兒院,例如CPCDO、UNACAS等,那裡孤兒的人數比彩虹橋還要多,生活環境還要差,我相信,今日的孤兒院仍能夠運作,是信心禱告發出的果效,信心的大能不足以用詞語來表達,是要我們親身經歷。看見孤兒院財政的確非常緊拙,但牧師仍然堅持把自己有的與別人分享,去支援、扶助那弱小的。如果你記得上集我跟大家分享的經文,以下便是下集的要旨: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太廿五40)。

原來,牧師一個小小決定讓數百個孩子蒙福,我們究竟曾否願意把最事「作在最小的身上」,叫身邊人蒙福!

重價的意義

我常常提醒自己,要帶著上帝恩典和祝福好好的活,別虧欠神,因為我是用重價贖回來的,倘若只把名牌掛滿身,炫耀自己的財富,自誇虛榮的才能,目中沒有上帝,又忘卻聖經的教導,且看不見別人的需要,那麼,贖我的,便白白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或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翰一書3:16-18)

當你們看到這篇月刊文章時,我大概在搬著水泥、冒著汗幹粗活,也有可能彈著結他,教小朋友唱歌,這一次,我去到印尼,績寫更多故事。盼望被遺棄的,不再被遺棄,未出發之前,上帝為我預備了一切,超過我所想所求,等我回來,再跟你們分享。

(文章同時刊載於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靈風堂月刊2008年七月號)


我在柬埔寨遇見上帝(上)

蒙主愛,讓我能夠踏足柬埔寨,服務當地的愛滋遺孤及貧民,有朋友得悉後說:「好多地雷架喎!又有瘧疾,又有愛滋,你唔怕咩?」我只是笑著把頭搖了一下,我信被差遣的,必有其旨意。

出發前,帶著興奮的心,憧憬將會遇到的人和事。柬埔寨,帶給我相當的震撼!經歷過赤柬屠殺,戰火洗禮後,每一道傷痕到現在仍是如此的清晰可見,只有親眼目到,才感受到她的痛。要形容這十日的旅程,我想我會用百感交集四個字,從吳哥王朝,走到金邊,走過萬人塚,走上垃圾山,走進彩虹橋,都是一次又一次難以言喻的體驗。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5:7)

憐憫,不是必然!

那天原定的行程是上垃圾山,領隊黃克勤牧師先安排我們探訪距離垃圾山約100米的森林盡頭村,那裡聚居了一班日以繼夜在垃圾山上工作的貧民,據居民說,運氣好好的話,一天最多賺得2.5美元,否則捱餓是在所難免的。我們一行十多人,右手挽著幾袋白米,左手挽著蚊帳,揹著方便麵、餅乾,穿著水靴,頂著大太陽,攝氏35度天氣下走在村郊黃泥路上實在一點不是味兒,對,還有塞在口袋裡滿得不能再滿的糖果,即使再重,我們仍然笑著走,目的為要將別人捐獻親手交到村民手裡。

能親身走上垃圾山的香港人少之又少,始終它不是柬國的景點。站在垃圾山前,我愣住了,映入眼簾的盡是毒煙、垃圾,黃牧師說有時候還會找到被人遺棄的初生嬰兒。小孩子、大人每天待著一架又一架的垃圾車,於垃圾堆中尋找可變賣的垃圾,為生存,他們只能放低尊嚴,日復日,年復年,默默承受比一般人還要重的擔子,忍受被社會歧視的目光,這樣真實的故事每分每秒都在上演。我想,對一班被社會排擠的村民來說,金錢也許不是最重要,因為金錢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全心的接納、關愛,他們需要上帝,因為從從來我們都不曉得什麼是被憐恤,「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上帝的憐恤是全然的接納、寬恕、關懷,未能蒙上帝憐恤,才是真正的貧窮。

聖經這樣記載:

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
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阿,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喫,渴了,給你喝?
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
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5-40)

此節經文常常浮現在我腦海,牽動著好些神經細胞,上帝把這些放進我基因裡。要實踐憐恤,委實不容易。柬埔寨的教會不多,信徒只有約30萬,還有許多落後的村落仍然得不到發展及支援。生命樹教會一直委身服務貧病的老弱孤寡,提供援助,將福音帶給村民,他們已經是很幸運的一群。我待在垃圾山只有短短一小時的時間,然而好些人的一輩子都離不開垃圾堆,上帝在柬埔寨,要尋找的,正是這班喪失的靈魂;要憐恤的,正是一無所有的人。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


心靈貧與富

貧窮人多是受過傷的人,甚或是逃避承認自己曾經受傷害的人,傷口或許他的童年、她的經歷、他的事業、她的人際關係。你的憐恤,可能是一節金句、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句問候、一張卡、一包紙巾、一刻鐘的陪伴等等等等…因上帝的憐恤,他的傷口得以治癒,進而主動去憐恤更多更多的人。

回想過去五年,上帝特別恩寵我,祂很有耐性地陶造我、修剪我,即使我偏執、我笨拙,祂仍然是充滿憐憫和慈愛去教導我,叫我茁壯成長。近來,「回應」是我反覆思量的兩個字,如何回應上帝以往一直沒有止息過的憐憫,如何叫人看見上帝作在我身上的奇蹟。


(文章同時刊載於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靈風堂月刊2008年四月號)